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昨天听马尔科有意无意地透露,束龙那套用在体侧时收集好的数据定制的赛车服还没有开始动工,瞧那个意思好像是只要这几天束龙的表现不能让马尔科满意,到最后连这套衣服的钱都能省下来一样......
发车,然后上赛道。
束龙没有忙着推进,大冷天的胎没热起来不说,这还是他第一次驾驶正儿八经的方程式赛车,现在脑子里除了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可以说是对这辆车一无所知。
作为一台大马力的后驱车,虽然仅仅只是方程式里最最基础的款式,但从整个车身动态和动力响应来看,束熊特别宝贝的那一大堆收藏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而且除了正常的轮胎抓地反馈,束龙在慢慢摸索这辆车承载极限的过程中,似乎隐隐约约能从屁股底下的这台赛车上感受到另一种对驾驶特性影响很大的力。
现在的束龙可不是小学那会儿的文盲,提前做过功课的他知道这玩意儿是空气动力对车体的影响,也是方程式赛车和卡丁车区别最大的地方。
如果说现在束龙感受最明显的是什么,那就是赛车在过弯的过程中,迫于极限时转向滑移角的阈值变小了。
“现在感觉怎么样?”
站在P房里的马尔科从工程师的手里夺过了通话权,可等待了许久才听见束龙略有些兴奋的声音从耳麦中传出。
“感觉很不错,就像是一台更大一些的卡丁车,不像卡丁车那么自由,但是可以更稳定地逼出她的上限。”
这个论调有些耳熟,当初马尔科去考察维斯塔潘的时候也听到过类似的言论,不过现在马尔科黑成一团乌云的脸上可看不出多少高兴的感觉。
“我不管你现在觉得怎么样,我只想知道你刚才是不是没找到TR按钮!”
束龙有些尴尬地缩了缩脖子,刚才开的太投入了,对着空气叭叭了半天才想起自己应该干嘛。
也不是忘了按钮在哪,就是才从卡丁车转过来还没有那种要按按钮才能说话的肌肉习惯罢了。
“那个我先不管你,我可丑话说在前头,今天你要是让我白费功夫丢了面子,那你以后的红牛队服就只能去纪念品商店买了!”
不出所料的,熟悉的压力怪马尔科上线了。
“你刚刚说能碰到赛车的极限?现在让我看看你的极限!”
TR的对面安静了下来,透露出一股肃穆的杀气。
但马尔科却像是觉得还远远不够,这可是顶着断臂和末尾的压力都能在决赛夺冠的车手,又在火上最后加了一把油:“你的回答在哪里?”
“博士,如果我真的被开除了,能帮我想一个不那么丢人的理由吗?比如伤退什么的......”
原来你是在纠结这个才沉默的嘛!
“不用比如,你要是跑不出我想看见的成绩,伤退可能是我们最容易制造的理由!”
“啪”的一声把耳机摔到桌子上,马尔科还是第一次在一个年轻车手身上感到这种除了失望之外的无力感。
三个月前那个从鲜血中拼杀出来的勇士上哪去了?
这种气氛之下不去展现自己的决心,反而先给自己找起理由来了,这对吗?
换其他人按照马尔科的脾气早就随便找个理由踹了,但偏偏束龙昨天才展现出了极其令人心动的速度潜质,在下一次让马尔科失望之前,这个老家伙对束龙的包容程度可以说是无限大。
赛道上的束龙不清楚P房里后续发生的事情,在耳麦落到桌子上的前一刻他就未卜先知地提前关掉了TR。
他的反应很快,但很多时候总是不如嘴快,刚好可以在说错话的那一瞬间反应过来。
明明知道马尔科的脾气臭,也知道老家伙当时想听的答案是什么,但人有时候就是会忍不住皮那么一下。
排除了外界所有的干扰,束龙的感官似乎都随着手上的方向盘和屁股下面的座椅慢慢延伸到了整辆赛车上面。
就像是漂移和抓地跑法的区别,方程式赛车的抓地力上限更高,但是能发挥出其上限的这个范围区间异常狭窄,这个其中的范围通常就被称为中性转向。
有一点是大部分类别赛车的共性,想要过弯过得快,那么就一定要把握好赛车中性转向的尺度。
除非赛车的四个轮子可以不受车身的拘束各跑各的,否则只要有一天赛车还是由一对轮胎作为另一对轮胎的转向引导轮,弯中车轮的指向绝对是和车身实际走向之间始终是存在一个夹角的。
类比为手拿筷子的姿势可能更好理解一些。
就像是直接用手去摸墙上的某个点,和拿着一只筷子去指墙上某个点之间的差别一样,正是这样一组轮胎去引导另一组轮胎走向的结构导致了前后轮对赛车动态的影响存在延迟差异。
当前轮的滑移角大于后轮的滑移角时,此时的赛车就处于转向不足的状态,相